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由客观知识构成的“世界3”,不仅在哲学王国,而且在现实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世界3”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化过程,在逻辑上有自身的框架结构。世界3的演化犹如由根须经主干到枝叶的生长过程,世界3的框架结构犹如一棵由根须、主干和枝叶构成的大树。

 

知识之树,是国家实力的骨骼(什么是国家的“实力”(一之1:实力的提升历程)

本文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难以言喻的隐性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普适性知识和为特定人群所持有的地方性知识两类。

全文6千余字,分“根须”、“树干”,以及“枝叶”三次上传。

一、根须(古代)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只有隐性知识,其特点是混沌。

混沌的含义是四个“不分”。主客体不分,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事实、对事实的解释、以及对事实的期待混为一谈;现象与本质不分,以及知行不分。

在隐性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

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客观的隐性知识开始向编码知识转化,出现了各种口诀,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

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个别、零碎,彼此间没有联系;

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是know what,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其三,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隐性知识和想象的印记,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例如天空中的雄鹰、冰山上的雪莲等等。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就更是如此。

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地方性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图腾、制度和价值观等。

在地方性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隐性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地方性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隐性知识当然更是如此。

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和相互隔离的部落独特的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萌芽于混沌之中,混沌状态的知识,是日后所有知识的源泉(非唯一)。

由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各异,原始部落所持的地方性知识,特别是图腾,彼此不可通约,加上资源匮乏,大多数情况下唯有通过战争解决冲突。根须之间没有沟通,原始的知识处于混乱之中。

混沌与混乱,是知识之树根须的两大特点。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5世纪后的千余年间,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

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自身文明的知识体系:地方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这些文明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各自的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是因为所谓四大文明的知识,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性知识。

各个文明固守自身的地方性知识,是如今文明冲突的根源之一。

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人类知识的共同基础。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