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笔者已经上传了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

武夷山老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软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就此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医学(尤其是中医)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还是人与自身的博弈?

笔者的初步思考如下:

1.“自身”,可以认为含“自然(身体)”和精神两部分。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主要都是与作为自然的自身博弈。

“作为自然的自身”,必然与外在自然相通而受其影响。相对而言,中医关注全局和功能,西医探究细节和实体(含关系和过程)。今后的趋势是,以中医的“全局”把握和连接西医的“细节”,以西医的细节充实中医的全局;由中医的“功能”揭示西医的“实体”,以西医的“实体”解释中医的“功能”。

作为精神的自身与作为身体的自身不可分。中医重视精神居高临下和看来“虚”的影响,西医侧重实体如免疫系统实实在在的作用。

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疾病与健康。患者的疾病是医学的博弈对象,患者本人同时又是与医护人员站在同一侧与疾病博弈的一方。相对而言,中医更重视患者作为与疾病博弈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武老师所言的“人与自身”的博弈。

2. 科学在认识层面与自然博弈,技术在实践层面与自然博弈。医学集认识与实践于一身。

3. 知识论分析。其一,不一样的博弈。在中医看来,每一病例皆因患者而异,因特定场景而异,以及因中医师本人个性化的望闻问切而异。中医因此而与患者(作为疾病的负荷者,作为与疾病的博弈方)有着直接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因每一病例都是个案而难以共享和积累,难以经由重复博弈而走向演进博弈。期待大数据和区块链对于中医的发展有所作为。

    西医视疾病(进而患者)为客观对象,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获取信息。这种情况近年来正在发生变化。

其二,中西医的概念系统迥异。中医的概念侧重功能,定性,多自然语言,易于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以发挥其在博弈中的作用;西医的概念侧重实体及其相互作用,由定性走向定量,要求科学语言,适合与同行和其他科技人员交流而由重复博弈走向演进博弈,并得到科学技术在整体上的支撑,但不利于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博弈论或可开启理解中西医之分野与融合的新思路。

感谢武夷山老师的提问。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