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切有机体的反应,都有一个同化和异化过程,用符号表示如下:

TI)→AT+ET是一个结构,I是吸收的物质/能量,E是排除的物质/能量,A是大于1的系数)

如果以同化和异化的机制来考察知识,会怎么样呢?

什么是知识的同化和异化?

1.

知识的同化,就是个体接受外来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之间发生相互整合。大致有以下类型:

其一,相应于量子阶梯,高层的知识与低层知识在“垂直方向”的整合,如理化天地生之间的整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整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等等。其结果是,高层知识更牢固地建立在低层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低层知识则接受高层知识的选择和引导。

其二,“横向”整合。围绕同一目标定向整合不同知识,这种情况多见于大的工程。论文、课题确定后,在题目的引领下,有一个知识倒三角的聚集整合过程。横向整合,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其三,思路和方法,或者说“高阶”知识与“低阶”知识之间的整合(参见:知识的)。处于随机涨落的低阶知识与相对稳定、抽象和普遍的高阶知识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库恩)。

其四,隐性知识与编码知识的整合。说不清道不明的经验类知识,在揭示其中的规律和普遍性后,转化为编码知识,譬如由钻木取火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由画直角到“勾三股四玄五”,再到欧氏几何。网友说,这就是“转识成智!”随后,又在众多编码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隐性知识。在更大范围,相当于知行转换。

在上述同化或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只涉及同一个认识主体,也可以在个人与群体之间转换。

2.

知识同化的能力与三个因素有关。

其一,知识面越广,越易于吸收和同化知识,具有正反馈效应。所谓“学,而后知不足”。个人的知识可以看作一个圆,圆之外是未知世界。圆越大,越感受到未知世界之大,反之亦即井底之蛙。

其二,思维要松弛,随时准备汲取,尤其是随时准备调整、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勇于否定自己。个人的能力可以看作一个分数,所拥有的知识是分子,对自己的估计是分母。在知识不变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估计越高,越不可能吸收新知识改变自己,能力也就越低。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松弛的背后是,进取与开放。时刻准备着!

其三,知识要紧绷。笔者看论文,尤其是申报和评奖材料时体会很深。每一份材料都在眼前振振有词,“选我吧,我是最优的”。要有洞见,有一把尺。这一点关系到特定的吸收某种知识。类似于细胞的细胞膜,个人的知识也有自身的边界或者“膜”,既能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又能汲取对自身有益的营养,以及排除废弃过时和不利的知识。“紧绷”的背后是,个人的主体性,乃至在社会上赖以立足之本。记得某大师级人物说过,当你在看一篇文章时,那篇文章也正在看着你,审视你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还是见异思迁,轻而易举被文章拖着走。

排除,就是异化。在上述整合过程中,必然产生未被整合进新的知识结构的知识。整合,既是同化,也是异化。吸收外部的知识,绝非囫囵吞枣;自己原有的知识及其结构同样处于流变之中。

知识与知识结构,相对而言,后者更为重要。知识结构使知识有序化,以方便调取和应用,以及发现知识的不足、漏洞或不自洽。实际上这就是所谓思维的“紧绷”,以完善甚至更新知识结构。

因而,知识的同化和异化,最重要的是知识结构的同化和异化

3.

为什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如此艰难,知识的同化与异化在其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譬如,网友问,严复作为一个传统中国文化体系教育下出来的文人所具有的知识,相对与他涉及的西方科学知识,是同化了还是异化了?

为什么进化论在西方饱受质疑,相比之下,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中国更多受到欢迎?(参见:同样面对日心说和进化论,为什么中西文化有不同反应?

这就涉及个人知识同化与异化的一个或许是决定性的参数,那就是“语境”,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与知识结构,开放与否。

一个拥有独一无二数千年几乎不变的文化,加上众多人口,相当于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无与伦比的“质量”,作为无时无处不在的语境,“默默地”规范、引导、左右着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一言一行,以及影响知识的同化与异化。

语境不仅“默默”,而且往往作为某种“主体”——在中国的“语境下”是最强大的主体——干预个人知识的同化与异化。(参见:另类三个世界

平心而论,知识同化/异化的最大因素来自主体自身:情感的干扰。自己熟知和擅长的知识突然发现存在缺陷,被驳倒,需要放弃;而本来不屑一顾自以为错的知识,却发现其实有其合理性,情感上难以接受,因而拒绝知识的更新。此时,首先需要纠正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及其对知识的捆绑。

情感建立于知识的基础之上,只是干预知识增长的方向,而知识就是知识。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