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普适性与地方性两类,前者有低阶与高阶之分,后者相对于普适性知识有偏离和中性两种情况。隐性知识可以区分为认知与技能两类,以及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的认知与技能隐性知识均源于哺乳动物认知技能系统。先天的技能隐性知识即本能,其中含有“莫拉维克悖论”。认知隐性知识可能导向普适性知识或不同的地方性知识。认知隐性知识与技能隐性知识及其关系处于演化之中。可以由四个象限梳理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及其关系。
关键词:知识论;编码知识;隐性知识;演化;象限
学术界研究知识论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视角。波普尔的世界3从本体的意义上理解知识,阈于“客观知识”。波兰尼提出编码(显性)知识和隐性(或难言/缄默/意会)知识,大大拓展了知识论范畴,扩展到实践和心理学领域。学术界随后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基本上沿用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个基本概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有必要从源头进一步辨析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各自的内涵、分类、关系与演化,以将有关知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原文刊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5,39-46,此处有局部修改。
全文共4部分:编码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与认知技能系统的演化,以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象限。先上传第一部分。
一、 编码知识
简要的看,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可以清晰编码,可以用语言、图形、符号、数字等明确地表示、表达、处理加工和传递,可以脱离对象、主体和语境而存在;因而可以在后天获得,以及可以交流共享。后者则是“三不”:不可以清晰编码,不可以交流共享,以及不可以脱离对象、主体和语境而存在。以上区分主要涉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外延,只是知识的表达形式,没有触及这两种知识的内涵。
因抽象程度、涉及客观事物范围,所参与认知的主体多少,以及关于对象认知程度之不同,编码知识按其边界的状况,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非嵌入与嵌入两类,前者是普适性知识,后者是地方性知识。对这两种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就涉及其内涵。
1.普适性知识
普适性知识,其中一部分是对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界认识的抽象,剔除主体的主观感受,对象本身的独特性,以及所涉及语境的特征,形成独立于特定主体、对象、语境的科学知识。另一部分是对个人和社会的存在、运行和演化的认识,涉及个人层面的需求层次、心理活动、认识过程和人性的弱点等,以及社会层面的经济、政治和包含宗教在内的文化,由此所得出的启蒙运动理念、普适价值、市场经济理论等,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知识之所以“普适”,在于“非嵌入”,是因为这类知识与特定的对象、主体和语境无关,普遍适用而属于全人类,这一点对于科学知识相对容易理解(研究表明,科学知识同样具有或多或少的“地方性”)。类似的还有人文社会科学中,接近物质层面、生理需求和具有共性的部分,如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至于伦理学、政治学等分支,与对象、主体和语境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故而往往难以形成共识,以至需要进行某种思维实验,如有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和“无知之幕”等,以“脱嵌”得到普适性知识。
普适性知识按反思的深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阶”。低阶知识直面对象,描述现象,陈述事实和规律。认识论和方法论,及至哲学,还有诗歌和数学;这些知识包含对低阶知识的反思,以及对认识过程的抽象,以“低阶”普适性知识为对象,高于低阶知识,因而是“高阶”的普适性知识。低阶知识容易习得,高阶知识虽然也是普适性知识,但其掌握和应用需经历长期训练,因而带有某种隐性知识的属性。
2.地方(群体)性知识
现实中的人生活在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社群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嵌入于从家庭、公司、一直到国家和“文明”这样大小不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人群,或者处于特定状况下的人群,例如教室里的自修者、剧场里的观众,以及曾经有过共同经历的人群,如家庭成员、乡亲们、校友、战友、同事、同行,现在还有形形色色的微信群。地方性知识是为特定群体所拥有的知识,涉及该群体的历史由来、现状和运行方式,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及共同愿景,进而涉及对此及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在此意义上,地方性知识强调的是场景,或许更为适宜从主体的角度称为“群体性知识”。譬如以色列人身处世界各地而坚守同一类知识,而身处同一屋檐下,却往往如同陌路。
地方性知识在这样的群体内和特定的场合下可以共享和交流,往往一个简单的词汇甚至手势即可心领神会,在所嵌入的群里泛起涟漪。地方性知识具有明确的“群主观性”,因而难以为群之外的人群共享和相互交流,群里的成员因地方性知识而彼此凝聚,以及在不同的群里体会到不一样的生命的价值。这是地方性知识之所以存在的意义。男女间不会由牛顿定律——普适性知识,而是因绵绵情话——地方性知识而成为恋人。地方性知识具有排外性,绵绵情话容不了第三者。在原始部落之间,还可能因不同的图腾而引发战争。说某事项不符合国情,就是地方性知识的排外性。在地方性知识看来,普适性知识也不过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3.普适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
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形成由普适性知识到地方性知识的谱系。相对而言,在谱系中前者客观,后者主观。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普适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其一,可以按对普适性知识偏离与否的状况,把地方性知识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偏离和中性。偏离,可以是正面,高于现有的普适性知识,先存在于一部分人、针对某些对象,以及暂时嵌入于特定语境,如科技前沿和社会领域在发展的轨迹上先行发生的事例和各种试点等,均属此列,随后被更多人接受。可以是负面,指拒斥、扭曲普适性知识,如权钱色交易、犯罪同伙的攻守同盟等。大量存在的是与普适性知识无关或较少关联的中性的地方性知识,通常嵌入于家庭、办公室、集体宿舍和校友等等人群中。这种情况类似于中性进化论。中性的地方性知识,让我们得以成为“我们”,在这样的“我们”中,个体感到安适,并且获得生活的意义。
地方性知识对普适性知识的影响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知识的社会(历史)建构。本以为互联网会加强地方性知识之间的交流乃至融通,看来现实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正相反,微信群等各种聊天手段建起了“信息茧房”而强化了群的自我认同,也就是地方性知识的凝聚力,从而加深了群与群的排斥与对立。
普适性知识是知识宝库中人类共同认可和最重要的部分,可以随意取用。取之越多,对取者越有益;拒之越多,对拒者越有害。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与普适性知识严格相对应的事物;但是普适性知识却是人类所有认知和技能的共同基础和准绳。仅仅有普适性知识,例如牛顿定律或市场经济理论,不足以立世;然而无视甚或违背普适性知识者必将自食其恶果。在某种意义上,老子在数千年前的论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道”,“…尽行之而天下服;殊无取焉,则民反其身,不免于贼。”简言之,普适性知识对于主体的意义是,顺之未必昌,逆之必然亡。
编码知识
普适性知识
客观 抽象
低阶
高阶
地方性知识
主观 具体
按与普适性知识的关系区分为偏离和中性
按时间区分为前传统与后现代
表一 编码知识(普适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
其二,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时间上,可以区分出接受普适性知识之前与之后,两类地方性知识。接受普适性知识之前的地方性知识,具有前传统原生态的特点,彼此间不可通约,往往与权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巴别塔也无助于原生态地方性知识之间的沟通。这是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由来之一。
大多数地方性知识限于“本地”或只有有限的传播,发端于某些群体中的正面的地方性知识,如欧氏几何及其公理化方法有可能传播到更多人群,乃至成为普适性知识而为人类所共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普适性知识。
18世纪,在研究西欧市场的运行后,亚当斯密等人抽象提炼得到的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普适性知识已经为全人类所共享。更为典型的是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和科技黑箱传遍世界,科学方法、规范和精神也逐步为更多人所接受。在市场经济的分散决策中,每个市场主体使用各自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决策。正是在交易和竞争中,地方性知识充分搅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普适性知识:市场价格。在此意义上,市场,是由地方性知识到普适性知识的“场景”和通衢大道;而垄断,在知识论的视角来看,则是某种地方性知识以外力排斥其他地方性知识乃至普适性知识。
接受普适性知识之后的地方性知识,具有后现代特点,是普适性知识与具体历史、语境和群体的结合。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地方性知识,这种“后现代”地方性知识,因具有普适性知识作为共同基础而可以相互理解和交流。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经普适性知识改造而由中国(地方)通往世界,由历史通往后现代。“我们”,正是并唯有经普适性知识而与“你们”和“他们”和谐相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接受了普适性知识的后现代地方性知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蜕变而遗忘、排斥作为基础的普适性知识。所谓“政治正确”,实际上走向相对主义。
普适性知识也可能因其他因素而变为地方性知识。其一,一些高深的科技知识,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配套知识、仪器设备和其他人员协助,因而在实际上嵌入于更广阔的普适性知识之中,成为其中特殊的“地方性”知识而难以理解、交流与共享,或者需要付费和科普方能理解及享受此类普适性知识的服务,例如医疗知识。其二,为了保护和鼓励创新而设置知识产权,限定知识传播的边界,使之在一段时间内由普适性转为地方性。
在知识论视角,一部人类史,就是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此消彼长,在博弈与合作中演化的历史。关于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知识的关系,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如所知,编码知识还可以区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留待后文述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