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疾病或多或少都会有后遗症,新冠肺炎的后遗症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在某些方面似乎有这样的特点:与病毒直接攻击的部位及其功能无关。
一个地区、城市和国家,疫情传播的情况,抗疫的措施和效果,等等,会导致社会的“病症”,如经济衰退、小微企业破产、旅游业等重创、产业链断裂、居民收入下降,等等。
不过,这些症状其一会随着疫情的消退而逐步得到治愈。其二,这些症状是疫情直接表现在经济层面的症状,因而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后遗症”。然而,疫情在社会层面的后遗症确实存在。
以城市为例。中国,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断断续续在一些城市发生疫情。这些城市爆发疫情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如自身的官僚主义和疏漏,或是不可抗,不知情(最近的扬州);疫情发生后的信息披露和应对措施,是遮掩还是坦陈;责任担当,或甩锅他人,凡此等等,世人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人是第一要素。当下,各城市都在“抢人”。过去,毕业生、人才,大致看看城市的经济指标,看看对方开出的价码,工资待遇住房职称即可;而今,还要看看核酸检测的场面,封闭小区,发布会,答记者问时,在这些场合,官员们的面目……。平素看不到,隐藏在桌面下的运作机制和习惯性动作,在疫情中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这些方面,是个人一旦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后,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法抗拒的长期起作用的力量。这才是毕业生和人才在选择工作和居住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这就是城市抗疫的后遗症,不仅表现在是当地和当下,也不仅是经济。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