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时间图景是科学(包括技术)影响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1.

传统文化大致有三种时间图景。

其一,以过去限定现在,但“过去”——或古人云,“孔子曰”,或某种宗教教义,或由远古代代相传下来的传说、神话——或者未经理性的质疑和经验的验证,或者干脆就位于可以思辨和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

“原罪”使人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十字架,霍桑的“红字”刻在人的心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祖宗的规矩”则扼杀人的全部生命力。死人压死活人的悲剧延续至今,这或许是传统文化厚古薄今时间图景的最大悲剧。

以过去限定现在,在科学的视角来看是惯性定律,在社会角度理解是路径依赖甚至锁定。时间越是久远,主体体量越大,历史上越是成功,惯性越大。请参见社会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其二是另一极端,以虚无缥缈的未来限定现在。与第一种情况相似的是,“未来”,如基督复活临世的千福年终将来临,届时,人类将重新获得在原罪中失去的一切,重返伊甸园。然而这一天究竟何时到来不可知,“未来”,位于时间之轴之外。与“过去”的限定有所不同,“未来”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程度上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其三,在另一些传统文化中,时间图景的特点是轮回。尼罗河、恒河定期泛滥,植物岁岁荣枯,太阳日日东升西落等,这些自然现象都引导形成轮回的观念。于是今世享福是因为上辈积德,今世受苦则是由于前生作孽,为了下世的幸福生活,唯有今世行善。至于前生后世究竟为何同样不可经验。

传统文化的以上三种时间图景有两个共同特点:

第一,无论是祖宗的规矩、千福年,还是前生后世,都位于可以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

第二,今生今世的无望,不是被遥不可及的过去限定,就是献身于虚无缥缈的未来,或者正好轮空。

2.

近代科学时间图景的基础则是机械的因果决定论。现在的一切由过去决定,未来的命运也只有一个,生命的航船惟一地由ABC。在机械论的时间图景中,过去为更早的过去所决定。沿这一逻辑向前推,依然在时间之轴的外面遇到了最高的权威,那就是第一次推动。就此而言,机械论的时间图景与传统文化中的时间图景并无本质区别。

但如果撇开上帝,则可以发现二者有两点不同。第一,传统文化中的时间不可逆,而在机械论看来,时间可逆。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时刻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或者说都没有价值。于是,过去或未来便失去了其高人一等的地位,失去了对人的制约,传统文化因而受到动摇。机械论消解传统文化。

其次,这两种时间图景在关于未来及人的作用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传统文化中的第二和第三种时间图景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仍给人以希望;可以通过赎罪而升上天堂,可以积德而为后世造福,也就是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可能性——命运中以自己行为对自己与后代负责。

然而机械论的时间图景则规定了人的命运,只有一种可能,一条道路。于是不必希望,也不必失望,听之任之,随心所欲,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反正一切都已经决定。

机械论时间图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巨大的。显然,正是机械论的时间图景破坏了传统文化对人的规范和约束,侵蚀了维持传统文化统一性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与机械论的时间图景虽然有上述区别,但在现代人看来,它们仍属同一类型。在这种类型中,“现在”并无价值:被历史锁定、献身于未来,或者(每每都是)正好轮空;或者本身就没有价值。

3.

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及技术系统)所揭示的时间图景主要体现于系统工程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分岔图中。

现代系统工程要求根据历史和现状,以及根据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设定目标,目标位于可经验的时间之轴之上。因而现代系统工程并不排斥传统,传统必然经由现在影响到对未来目标的制定。然而,目标一旦确定,即据此审视过去,改造过去。

现在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中介。作为终点,过去凝聚于现在之中,必然经现在延伸、影响乃至制约对未来可能的选择,但决不会不经改造地延续下去。

作为起点,未来以无限的可能性向命运敞开大门。未来经由现在照亮过去,过去中有利于未来目标实现的因素将得以保存和发扬,不利因素将被克服。于是,现在,在当代科学的时间图景中就有了最重要的价值。

普里戈金的分岔图则在另一方面给出了时间的非线性特征:过去与未来的不对称。回顾以往,历历在目;展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未来的不确定。分岔点上既有往日的记忆也就是路径锁定,也有种种偶然性的加入和主体的选择。新的可能性会在协同中“涌现”出来。这就是现代科学的时间图景。这样的时间图景必将给予传统文化以及工业化后的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