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最小作用量原理被认为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原理,是物理定律的定律,是一切其他普通物理定律的基础。在如此多的废墟中间,还有什么东西屹立长存呢?最小作用量原理迄今未经触动,人们似乎相信他会比其他原理更久长。事实上,它是更加模糊,更加抽象。(庞加莱)。

实际上,早就有人注意到自然界的经济性。公元6世纪,希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奥林匹奥德鲁斯强调了自然现象的经济本性,认为自然界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或者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工作。到了中世纪,自然界的经济本性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有人甚至这么说,人活在世上不知道最小作用量原理是一大憾事。

不仅在自然界,在某种意义上,最小作用量原理在人类社会依然成立,其典型表现就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倾向于以最小的成本或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2.

以最小作用量原理来审视社会是饶有兴味之事。

在物理学中,作用量为物体的质量,移动距离,与移动速度的乘积。

放在社会里,该如何理解质量,移动距离,与移动速度?

先看物体的质量。

主体自身的状况:自然状况如家庭、本人生理状况、天资、性格(决定命运);社会状况如社会关系、学历、素质(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经济实力等。这两项状况高者质量小。天生丽质,就可能更快达到目标,以及达到更高的目标。于是,歌星美容和假文凭,都是设法减少自身的质量。

质量相对于目标而言,同样的主体对于不同的目标,质量的内涵与大小不一。这就是所谓扬长避短。譬如说,范冰冰不会与刘翔去拼体力,刘翔也不会与范冰冰去比脸蛋。

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

这里可以翻译成耗时,以及种种成本花费与付出代价,如为达到目标而对自身的改造,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对质量的改造:如,改行,靠提升学历或贿赂升职;有时干脆彻底改变环境,如移民。这两项的乘积小,也就是达到目标所花费的成本或代价小,耗时短。

这三项的乘积最小,便是社会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看看周围的各色人等,大到达官贵人,小到芸芸众生,王石也好,凤姐也罢,陈光标也好,芙蓉姐姐也罢,自觉或不自觉,无不以自己的特定方式,践行着(借用眼下的时髦词汇)社会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3.

以上仅仅是惊鸿一瞥,如果考虑多粒子系统,每个人的行为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是否社会整体亦然?如何解释柏杨所说的中国人的内耗,还有内卷(参见内卷”杂议)?

社会中有一些孤独(包括确实孤独、自以为、自诩、自愿,还有“被”孤独,如要安于寂寞等等)者,看似我行我素,实际上依然循着最小作用量原理,如终南捷径,以及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他人。

说话行文言简意赅,也是最小作用量原理,但要看对象,对谁说,给谁看,也就是关系到多人。

最小作用量原理高度嵌入于特定的语境之中。

更高的境界是中华文明,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贬义的说法的“吃小亏占大便宜”),就是在博弈中最小作用量原理。借力打力,首先要有对方的“力”,然后才能将最小作用量原理发挥到极致。中华民族的先哲们早就在各种关系中意识到这个原理了。

4.

想起维特根斯坦的“河床”与“河水”。特定的河床,规范、约束河水的流向和流量,河水有可能冲刷河床,甚至截弯取直,令河床改道。

社会如同一个巨大而复杂且多变的引力场,牵引着芸芸众生沿各自以为的捷径——最小作用量原理——运行。

有趣的是,社会一旦为凡夫俗子设定目标,众人沿此途径而行,最终往往适得其反。官本位,可以说在最小作用量的比拼中效益最高。数千年来,国人瞄着官本位而去,一步登顶,随后回过头来向下索取。然而,分蛋糕的人多了,做蛋糕的人必然就少,而且失去做蛋糕的动力。到头来社会的发展难以为继,个人则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社会中,最小作用量原理必须遵循两点。其一,不可逾越的底线;其二,无需由外在的权力制定目标,重在个人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