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内循环的侧重点正在由供给侧移向需求侧,凸现“内需”。目前对“内需”的理解主要限于经济层面,至多扩展到民生。有必要进一步廓清由外需到内需所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内需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前景和中国社会的走向。由外需到内需,看似一字之差,实则重逾千钧。

1.内需拉动,重在确立消费者的主体地位

主体地位不仅在市场,而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消费者不仅在市场是上帝,而且在社会中也是上帝;不仅面对企业和商家是主体,而且面对国家和政府而言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地位”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二者之间,后者更基本,更重要。供给固然重要,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落实到消费。只有确立起消费者在国家和政府心目中的主体地位,执政为民,才可能有消费者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作为“主体”,先要有经济地位。

首先,内需“拉动”,消费者“买得起”是起码的条件。因而有必要赋予“小河”以更大的权重,藏富于民。

其次,“小河”的水源是否稳定持续。目前,在消费者的收入中基本工资收入比例偏低。也就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基本和稳定的劳动收入偏低。消费者消费多少主要视稳定的基本工资而定。

再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等,都将影响由消费倾向到行动的转变。央行以准备金调控金融和经济,其实,家家户户人人都有“准备金”。社会保障越薄弱,家庭准备金就越多。

复次,贫富差距拉大阻碍内需拉动。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越增加,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越大。超出个人消费能力的财富,就会变成了“凭空消失的财富”,“拥有者”用不着,“其它人”用不到。对于一个确定的群体及其所拥有的资源来说,“凭空消失的财富”,如果是生活资料,会直接危及到除拥有者之外人的生存;如果是生产资料,则会同时阻碍“生存”与“发展”。

因而现阶段应主要提高西部、农村,以及中下层的收入水平。在相对低工资的水平上,增加的每一个铜板几乎(至少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雪中送炭,都会马上拿出去消费。

此外,是否拥有足够多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也成为一项重要因素。996,在内卷压力下的加班,盘剥了打工人的时间。

经济实力只是内需最基本的条件,在此之上,就是消费者的权益。

眼下发生的种种商家违规,对消费者的坑蒙拐骗,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没有确立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有关,未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场合,政府甚至与商家站在一起对付消费者。试想,消费者处于如此弱势地位,甚至只能在“饿死”和“毒死”之间作“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又如何会去消费?不要说实际的消费行为,恐怕连消费倾向也降低到冰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条便是安全保障权。如果连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保障,还奢谈什么“内需拉动”?再以知情权为例,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消费者总是“不明真相”,而商家和厂方或者有关部门,以及“专家”们说出来的“真相”,又与消费者的感受有天壤之别。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其前提是,要有足够丰富和质量得到保证的商品。面对垄断,消费者无从选择。政府有必要在供求双方之间,进一步转向为消费者撑腰。这一点与当前对需求侧的重视相一致。

国家利益不仅是生产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也是国家利益,而且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利益不仅是产业保护,而且是消费者利益保护

还有一个隐蔽然而十分重要的问题,政府官员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消费者,为何没有如普通消费者那样感同身受,在食品安全等侵犯消费者权益上没有切肤之痛?就在于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发生如普通消费者那样的消费。

在确立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之时,提升消费者自身的主体意识。

首当其冲是培育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在计划经济的配给制下没有消费者,只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后,消费者的角色才逐步清晰起来。一方面社会没有给予消费者应有地位,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未必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只有在理直气壮和实实在在的一次次维权中,才能逐步确立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市场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还在于其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能否起到正确的“拉动”的作用。奢侈品消费、盲目消费,还有攀比和超前消费,如“花呗”等等,不仅浪费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负债,而且误导生产,把产业和经济发展“拉向”歧途。需要提倡合理消费,提倡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以提升消费的水准。

总之,从外需到内需,需要做的不仅是经济。

2.立足本国,引领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从外需到内需,影响所及不仅是GDP

当三驾马车之一,外需对GDP的贡献达到2/3时,相应地外需对中国发展方向的影响也达到“2/3”(在定性的意义上)。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自豪之余,当扪心自问。世界工厂不是一个正常和完整的社会。2/3的生产力要素被锁定于世界工厂,一头不必创新,另一头无需品牌。有限的创新,只是服务于跨国公司和外需,与内需脱节(如电饭锅和马桶盖)。

一旦内需拉动,被锁定于世界工厂的生产力要素得以解套和重组,构建基于内需的完整的产业链,必然沿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一头呼唤创新,另一头建设中国的品牌。这才是中国企业的崛起之路。这样的创新与内需结合,符合国情,让科技的发展更紧密与中国社会的真实需求相结合。

如所知,外需的拉动,由于产业配套、人才,交通便利,以及政府效率等因素,更多是拉动东部和城市,西部和农村乏人问津,东西部和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转为内需拉动,主要是提高西部和农村,再加上城镇化,这样的发展方向和举措都将缩小及弥合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

再者,内需拉动将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成为世界工厂,未必是工业化现代化正在推进,在相当程度上(这里还可以说,2/3)可能只是意味着本国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之中。内需拉动,意味着国家的自主发展,摆脱中国在以往全球产业链上的依附地位,在未来的全球化中以我为主。

与此同时,外循环则提升到满足高端需求,以及与高端技术和制造业接轨,特别是与更高的游戏规则,如CPTPP接轨。

更为重要的是,内需,将深化改革开放。

确立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构成又一次对官本位的冲击:执政为民,民生拉动,以及让官员自己站到消费者一边来。一旦官员正常消费,那么就不仅是“支持消费者维权”,而且就是自己在维权,维自己的权。当官员在维护自己的消费权之时,也就是在改革官员所拥有的行政权。同时,一旦官员成为普通的消费者,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膜甚至对立。

内需拉动,原来不起眼的国内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弊病,以及种种不完善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倍增而凸显出来,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诚信缺失。这就需要政府把相当大的精力转向完善市场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人人管我,我管人人”。当代中国的改革,说到底是权力性质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权力首先是法治。制定市场经济的规则,监督执行,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透明。

其次,削高填低,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基本公平。

第三,覆盖市场经济所达不到的领域,提供公共品(生态、环保、基础科学、公共设施等)。

最后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如治安、控制通货膨胀和紧缩、控制失业率,以维持社会稳定。

内需拉动,并非仅内需即可,内需、外需,以及投资,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外需和投资,最终都围绕和服务于内需。这是双循环的根本落脚点。

消费者的主体地位、维权意识,以及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最终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