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阅读《原始思维》。《原始思维》是列维-布留尔得到世界公认的名著。一路看下来,感到出彩之处颇多,受益匪浅。不料在第447页处有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的科学就是发展停滞的一个怵目惊心的例子。它产生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以及诸如此类的浩如烟海的百科全书,但在我们看来,所以这一切只不过是扯淡。怎么可以在许多世纪中付出这样多的勤劳和机智而其结果却完全等于零呢?这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的,但无疑主要的是由于这些所谓的科学中的每一种都是奠基在僵化的概念上,而这些概念从来没有受到过经验的检验,它们差不多只是包含着一些带上神秘的前关联的未经实际证实的概念。这些概念所具有的抽象的和一般的形式可以容许一种表面上合逻辑的分析与综合的双重过程,而这个永远是空洞的自足的过程可以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

 

列维-布留尔的这段文字读来怵目惊心。作者对原始思维的研究深入细致,评论客观公允,怎么在述及中国古代科学时,且不论正确与否,会带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段引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尤其令人震撼。在某种程度上,这段话确是对国人延续至今之思维方式的深刻把握: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不论其名声有多大;《原始思维》,不论这本书的评价有多高,对于其中的言辞,包括笔者在内的各位读者自然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必要对“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做进一步辨析。

这种思维方式的长处是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乃至在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以不变应万变。弊病是缺乏批判和怀疑精神,缺乏反省和发展的动力。持这种思维者的手头拥有各类武器,应有尽有。

例如,某单位完成了任务,领导在年终总结时说,在……下,我们完成了……,说明英明决策等等;若是没有完成,领导把情况告诉大家,然后说,由此表明襟怀坦白,实事求是云云。

这样的讲话,按照波普尔的说法,叫做“不可证伪”。

还有诸如无所不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既要,又要”,以及“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之类,貌似面面俱到,实则不知所云。中华文明正是因此而延续至今,以不变应万变,或许也正因为此而停滞不前。

 

如果说,西方文明以严密刚性的逻辑而可以称之为“阳刚文明”(参见同样面对日心说和进化论,为什么中西文化有不同反应?),那么中华文明则以其“分析与综合的双重过程”而可冠以“阴柔文明”。记得佛教里的观音本是男身,来到中国后即被“揉成”女性,不知是否由此可见阴柔之力。中国足球阴盛阳衰,还有盛行于家家户户的“妻管严”,以及成年男性似乎都要补肾,是否也与此有关?至于依法治国之难,个案处理之多,以及铺天盖地之“原则上”之无原则,已经有人将其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在“没完没了”的背后,原来是那个万世之“不变”。

 

固然,各种思维方式均有其长其短,登山之途并不唯一。然而山巅唯一,并非所有的途径都能到达山巅。没完没了,类似于一直在山腰转圈而到不了山顶。

 

有人认为,西方是“抽象性科学”,中国古代是“具体性科学”,重在实践的结果。

这大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实用主义。不需要理论上一致的出发点,只需要在实际上达成一致的终点。

然而,如果没有认识上对于规律的认同,能够在实践上携手登顶吗?

广西柳州一个大排档的墙上写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吃喝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即使吃喝,难道就没有人心怀鬼胎?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