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上)
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有两个含义。其一指带有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印记的科学;其二,指属于或“嵌入于”不同部落的科学。
带有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印记的科学主要表现为:凝聚于工具、发明中的对自然的认识,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对自然的正确认识,在原始宗教中对自然正确认识的部分,以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科学知识等。
1.火和弓箭
火和弓箭代表了潜在的、凝聚于工具、发明、技艺中的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这一点就是笔者上...
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有两个含义。其一指带有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印记的科学;其二,指属于或“嵌入于”不同部落的科学。
带有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印记的科学主要表现为:凝聚于工具、发明中的对自然的认识,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对自然的正确认识,在原始宗教中对自然正确认识的部分,以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科学知识等。
1.火和弓箭
火和弓箭代表了潜在的、凝聚于工具、发明、技艺中的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这一点就是笔者上...
日前,读到一文“江晓原、刘兵对谈:必须重新思考技术和技术史”(https://mp.weixin.qq.com/s/f6S3Nwqc2draS7x5P7ELHg ),对谈的双方都是科技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谈话内容围绕刚出版的《技术史》([英]查尔斯·辛格、E.J. 霍姆亚德、A.R. 霍尔、特雷弗·I. 威廉斯主编,姜振寰等主译)展开。
笔者虽然尚无缘见到此书,但对于对谈中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在此与两位商榷。
技术的历史比科学更长。在技术史上,更常见的,还...
之前上传了走出中世纪之一——经济:“1.5次”浪潮;走出中世纪之二——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的“缝隙”中萌发。
西欧之所以走出中世纪还有以下文化因素。
1. 新宗教
随着10世纪后先进生产力亦即手工业的发展,百姓的生活开始好过起来,由此带来整个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基调由彼岸回到此岸,来世回到今世。
首当其冲的是宗教的变化,“就某些方面来说,它几乎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中世纪前期由于社会动荡,生活艰难,...
赛先生,这一称谓体现了中国特色和国人对于科学的特殊认知:既尊敬,又陌生,同时还体现把Science中国化的努力,带着几分幽默感。不过,对于赛先生的真容,国人众说纷纭,难识庐山真面目。
1.
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外在古代都没有“科学”这一说。科学有一个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真善美浑然一体的混沌中孕育、在近现代文化中(相对)独立,在后现代文化中趋于回归融合的过程。当下,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况下谈...
近日读到“《读书》首发 | 徐英瑾:人类认知与信息茧房”(2021-05-31)[2021-06-02] https://mp.weixin.qq.com/s/YJxaoH9K3OEADKVbxPDcVA 颇受启发。
原文较长,译文印记较重,此处做了缩写和改写,并略加评论。
用最小的信息处理能量损耗,以产出那些最能提高繁殖适度性的行为。为生物体带来生存上的便利,也会带来认知上的偏差。
1.
锚定效应,亦即路径锁定,认知惯性。个人最先获得的印象,会先入为主,像船锚一样...
22日刚过13时,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走了两位院士,袁隆平与吴孟超。人们为之哀悼。
与此同时,对两位院士及其成就的各种介绍和评论见诸于各种媒体。这种状况,可以说是释义学的某种扩展和延伸。
1.
释义学(或解释学)是关于对文本的内容和意义的解释的哲学探讨,其一是基于语义分析,其二基于人本主义。至于“文本”,可以是一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献,特别是有影响者,西方如古希腊哲人的作品、中世纪、文艺复兴和...
人的“三大关系”(梁漱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参见人的三大关系(一):理解历史和世界的分析框架)。相应于三大关系,存在人的三大博弈:与自然博弈,与他人博弈,以及与自身博弈。
围绕这三大关系与三大博弈,有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与自然博弈)为主(并非不涉及其他两个关系,下同)的西方文化,以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博弈)为主的中国文化,以及以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与自身博弈)...
什么是科学?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提出这一问题并做出回答。不过,这不妨碍从不同角度继续提问和回答。
2004年,在“平江私塾与全国读经”的报道中,一位农民说:“新书可以搞事,老书晓得做人”。(平江私塾与全国读经:那些争议中的前行者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xueren/20041229/22011260058.shtml)
在这位农民的心目中,显然...
人之初,究竟性本恶,还是性本善?众说纷纭。
1.
人之初,既非性本恶,亦非性本善,而是“性不定”。
生活在远古至16、17世纪的人多往回看,留恋遵循祖先的传统;18、19世纪的人以为时间驻留在当下,这是一个最好的,这是一个最差的……;生活在21世纪的人既向前看,以未来引导今日,同时又发现远古的价值,后现代与前传统,两极相通。
虽说言必称希腊。但是如果只是回溯到希腊,就会既遮蔽回溯的目光,又止住了迈向未来的...
技术理性属于实践范畴,对科学理性所划定范围内的事实和规律进行选择、组合与运行;选择的原则是效益、可控、可行与可持续,等等。这就关系到由谁来选择,谁的效益,谁拥有控制权;可行,对谁而言。
由此可见,技术理性与科学理性的最大区别是主体性。科学理性无特定的主体,或者说是泛主体;技术理性的主体性涉及多方,一般而言可以区分为两方,供给方考虑投入产出比,需求方在乎功能价格比。科学理性对于所有国家一视同仁,然...
吕乃基 雍歌
摩尔定律是IT领域的重要定律,左右相关行业半个世纪。一些日子以来,摩尔定律行将失效之说一直不绝于耳。本文先试图对种种失效之说进行梳理,其次以摩尔定律为例分析技术范式的特点和作用。
一、摩尔定律失效与否
1.技术层面
1965年4月Intel公司的创建者之一,戈登·摩尔在《电子》杂志上预测未来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硅晶元每平方英寸所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2个月将增加一倍”,这就是摩尔定律的前身。197...
科学理性要求将人类的认识与实践建立于客观事实与规律的基础之上,以及展开质疑和反思。科学理性不排斥自由意志,然而自由意志不可肆意而为,只能限于事实和规律的范围内。自由意志需接受科学理性的审视和质疑。
客观事实与规律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可以区分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三部分,其客观性依次下降,关于自然及其与人类关系中的事实与规律是其中的基础部分。
可以从几个层次分析。其一,仅就科学本身而言。一...
摘 要:以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及其关系来梳理各国应对疫情之举措。科学理性涉及有关疫情的事实与规律,存在边界与局限。技术理性涉及政府应对疫情之投入产出比,社会所能接受的功能价格比,以及两个比之比,可以区分大政府小社会和小政府大社会。技术理性必然涉及价值观。在疫情中,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生命上升到首位。科学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观处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在应对疫情中,必然发生国家主权回归和关于国际伦理的争执。...
时间图景是科学(包括技术)影响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1.
传统文化大致有三种时间图景。
其一,以过去限定现在,但“过去”——或古人云,“孔子曰”,或某种宗教教义,或由远古代代相传下来的传说、神话——或者未经理性的质疑和经验的验证,或者干脆就位于可以思辨和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
“原罪”使人的一生背上沉重的十字架,霍桑的“红字”刻在人的心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祖宗的规矩”则扼杀人的全部生命力。死人...
之前发的人的三大关系(一):理解历史和世界的分析框架和人的三大关系(二1):西方的路。(一)是序,(二),旨在由“三大关系”集中探讨西方的道路。本文是(二)系列的第七篇。
1.本能
科学技术原罪的背后是人的本能——好奇与控制,以及人性的弱点。当今世界已经普遍接受,至少在事实上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因而本文述及的不只是西方,而且是就人类而言。
A.
人在认识上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于动物的习性...
人的三大关系(二5):技术的“原罪”(上),是对技术引发危机的同时性分析,(下)是历时性的考察。
与科学一样,技术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此处主要分析近代科学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历程(近代之前的技术史另文探讨)。
其一,由简单到复杂,这一点与科学的历程吻合。具体而言,从相应于基本物理运动的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的钟表、热机和电机,经由相应于化学运动的尿素、染料、炸药和各种合成材料,到...
笔者曾写过数篇历史的钟摆——2020美国大选(1)到(4)。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声称,“进化论即将被推翻”(https://mp.weixin.qq.com/s/B6biKQ5jiJpqcSFIIexKEQ)。其实,类似的文章不少,且均言之凿凿。
本文不涉及其中的论据,仅剖析其结论。
可以在“历史的钟摆”这一大的视野下审视“进化论即将被推翻”。
1. 认识史
阅读此文,直接的联想就是在达尔文进化论之前,居维叶的灾变论。居维叶的灾变虽与进化正相...
之前发的人的三大关系(一):理解历史和世界的分析框架和人的三大关系(二1):西方的路。(一)是序,(二),旨在由“三大关系”集中探讨西方的道路。本文是(二)系列的第五篇。
1.
一部分人研发生产出满足自己或另一部分人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设计人员自己的直觉和偏好),为此在科学提供的知识库中特定地选择若干“原理”进行特定的组合,这就在科学的原罪之上又叠加了技术的原罪,由此导致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