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呼唤野性思维
笔者曾上传了思维方式的“生态”,此文属同一系列。
当下,创新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起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人类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
列维·斯特劳斯的大作之一是《野性的思维》。书中,斯特劳斯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性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性思维不是分属“原始”与“现代”或“初级”与“高级”这两种等级不同在时间上,处于先后...
偶尔听闻“贝勃定律”,颇感兴趣。后来在网上查到较为完整的说明。笔者无意在人文领域深入探讨,而是试图揭示贝勃定律与误差理论的某种关系。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分的晚报突然涨了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块,甚至500块,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有经验的谈判专家在谈判临近结束时才提出一些棘手的条件,而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感到“来之不易”,...
近日在某群中见到这样的观点:从时代来看,亚当斯密早已out,亚当斯密的思维方式太过简单化、理想化。
1.
首先,亚当斯密没有或较少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心理学质疑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行为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决策的偏见和局限,指出市场决策需要有从试验和错误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只存在“有限理性选择”。行为金融学发现金融市场波动受大众心理影响,经济决策不是个人独立的理性行为。演化生物学与演化心理学否定新古...
日前,笔者上传了
以上分析为理解美国实力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美国实力之源
美国,从一开始就轻而易举获得了其他国家要经过多少征战和积累才可能获得的自然实力,还要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西皆大洋,南北无强敌。世界各地的移民,乘坐《五月花号》和大小船只来到美国,其初衷大多只是求生,...
"神秘"、"鬼气"、"朦胧"——往往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听近些年来包括谭盾等中国作曲家的“后现代”作品时的感受,或者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听不懂啦,(后)现代音乐。究竟该怎样看待包括中国青年作曲家在内的后现代音乐呢?音乐史和文明史可以为此提供新视角。
笔者已经上传了知识之树(1)、知识之树(2)相对而言较为抽象,此文或可作为一个案例。
从音乐史上看,可以认为后现代音乐继承近现代音乐的两个基本类型----浪漫主...
什么是国家的“实力”(一之2:实力的逻辑结构),是对什么是国家的“实力”(一之1:实力的提升历程)的逻辑分析。
2.实力的逻辑结构
自然实力,知识实力,社会实力,以及伦理实力,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实际上,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具有这四种实力,四种实力彼此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只是在各个时期,这四种实力的权重有所不同而已。可以由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考察四种实力之间的逻辑关系。
先分析上向因果关系...
摘要: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由客观知识构成的“世界3”,不仅在哲学王国,而且在现实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世界3”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化过程,在逻辑上有自身的框架结构。世界3的演化犹如由根须经主干到枝叶的生长过程,世界3的框架结构犹如一棵由根须、主干和枝叶构成的大树。
知识之树,是国家实力的骨骼(什么是国家的“实力”(一之1:实力的提升历程))
本文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
随着美国大选的推进,过往的WTO,曾经的TPP,以及现在的CPTPP再次浮现在世人面前。加入WTO已近20年。不妨先回顾过往的WTO,再看被废黜的TPP和现在的CPTPP,以对新情况有所准备。
从WTO的三大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地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科技属性。
1. 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即要求一个成员给予另一个成员的贸易优惠和特权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所有...
生物界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在人类社会,国与国以各自的实力相互博弈与合作。什么是国家的实力?
如果人类超越生物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何为“天”?
在全球化中,国家以各自的资源禀赋相互耦合,营造全球产业链;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而后的逆全球化,各国以其全部实力相互竞争。国家实力对于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下,已经有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和锐实力之说,大致停留在现象层面...
2016年,特朗普意外当选。随后学界、政界和经济界有大量研究讨论偶然性中的必然性。话音未落,孰料短短4年后特朗普便已落马。
笔者日前刚上载“历史上的钟摆1 http://lvnaiji.blog.caixin.com/archives/236906 ”。特朗普4年执政,算得上是“钟摆”吗?如果是,这次拜登上台,岂非又摆回去了?4年周期,未免太短。
如果不是,怎么理解特朗普4年前横空出世;2020,即使病毒来袭,依然有如此多的拥趸,缠斗到最后一刻?
或者说...
围绕马云发言、蚂蚁金服上市暂停和有关部门约谈(简称“蚂蚁事件”)的关注,一度盖过对美国大选的关注。
蚂蚁事件中折射出世态万象,如银行、蚂蚁金服与借方各自的利益,夹杂着消费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意识形态,“高利贷”这样刺人眼球的词汇,还有以往一再提及的创新与监管的关系等等。实际上自近现代以来,这些方面的纠缠已久,虽然在形态和细节上有差异。
此文关注的是另外的话题。
首先,蚂蚁事件揭示了由实体经济迈向数...
美国,乃至更多人和国家关注的大选行将揭晓。特朗普再度当选,意味着始于2016年钟摆的摆动,而今已经明确无误地回摆;特朗普落选,拜登不会不考虑将近一半选民的意志。实际上,钟摆的回归,自英国脱欧就开始了。
历史上的钟摆屡见不鲜,譬如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或理性-非理性之间的摆动。
文艺复兴前期的复古,崇尚希腊的理性,然后是情感冲动、扭曲、变态的非理性和神秘倾向的巴洛克艺术。接着是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