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这六个心理学实验,影响了教育百年https://mp.weixin.qq.com/s/OrWDoMdtosfWzz25_ky-CQ)笔者并不认同其中的大部分,其中的一些实验简直令人发指,此处仅述及由“棉花糖”实验引发的联想。

实验1.“蜡笔、贴纸”

心理学家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可以现在使用旧蜡笔,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地说,“对不起,我记错了,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之后,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

实验2.“棉花糖”

房间里放着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在没有经过实验1的孩子中的2/3吃了棉花糖。

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上述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实验说明什么?

不可否认,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但在蜡笔、贴纸实验里大人的不同行为也成了两组孩子自控力表现的重要参考。当孩子身处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即使再小的事答应了孩子就会做到,那孩子也更愿意自控;可如果他们身处“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发展自控能力。

蜡笔、贴纸实验,A组是重复博弈,博弈方之间形成某种规则,建立起信任关系,随后的棉花糖实验则是演进博弈(参见人的三大关系(二2):自然,西方文化之源人的三大关系(二3):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B组不仅没有“演进”,而且退化为一次性博弈。孩子与外界的信任关系被抹上阴影。

几点联想。

1.人之初性不定。

当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些被奉为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时,恐怕没有想到由此对儿童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

2.在现实生活中,B组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次次承诺化为泡影,一次次鼓动随风飘去,而且还得不到对方的一句道歉。在一次次违约之后,在心理学实验中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拥有较多权力者,如商家和“有关部门”(在某种意义上也包括医生),也就一步步消耗了自己的信用,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

3.然而若是考虑到现实生活,B组的训练有必要从娃娃抓起,对违约有所准备,以防长大后上当受骗。多年后,为什么研究者不去问问A组,问问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是否有过更多轻信虚假承诺而失望的经历?

4.在此意义上,社会可分为两类,在信用-信任的社会,由演进博弈步步向上;在违约-背弃的社会则陷入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当然这只是两个极端,大多数社会处于二者之间。其标志就是契约(尤其是社会契约)及其执行。

冀望社会向信用-信任型迈进。

话题:



0

推荐

吕乃基

吕乃基

171篇文章 287天前更新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文章